近日,春风动力发布公告称,其美国全资子公司CF-MOTO收到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通知,要求春风动力补缴关税调高后的1932.87万美元税款。这笔税款对春风动力集团来说不算多,却相当于其美国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的90%。


2025年4月,美国以“对等关税”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致使综合税率升至36.4%。以一辆100美元的摩托车出口美国为例,此前的关税税率是2.4%,税费是2.4美元,如今却变成36.4美元。成本压力骤增。



作为粉末涂料行业的下游企业,春风动力近年来重金加码涂装产线。其发布的《2025年新基地电动车电泳喷粉线项目》显示,公司计划在嘉兴桐乡建设两条核心生产线——电动车及摩托车车架电泳线与喷粉线,并配套空调送风系统,项目预计于2026年1月15日前完成交付,涵盖从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


此次,面对关税冲击,春风动力管理层坦言:“贸易政策变动对行业影响广泛,部分缺乏海外产能的中国企业已暂时退出美国市场,北美依赖中国零部件的供应链同样承压。”公司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供应链优化及产品升级,试图抵御风险。然而,合作伙伴的变故让局势更趋复杂——自今年6月起,奥地利KTM公司终止在欧洲五国代销春风车型,进一步压缩其海外市场份额。


为应对危机,春风动力加速推进“东南亚+墨西哥”双线策略:2021年泰国GPX工厂投产,年产能4万辆ATV整车;2023年墨西哥工厂落成,专注UTV车型生产,规划年产能10万台,目前月产约1500台。但好景不长,美国随后对墨西哥、泰国商品加征额外关税,导致其全球供应链成本攀升。


在多重压力下,春风动力将战略重心转向国内。10月21日,公司宣布拟发行21.78亿元公司债,用于建设300万台电动车、摩托车产能,并重点打造旗下电动车品牌“极核”的营销网络。此举被视为其应对海外风险、挖掘内需潜力的关键一步。

春风动力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常态化,美国以“国家安全”“知识产权”等为由,频繁升级进口管制措施,海关审查趋严已成为行业共识。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已有数十家中国上市公司因类似原因遭受美方罚款或货物滞留,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春风动力的案例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深层挑战:如何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平衡海外布局与本土深耕,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修课。




点赞(744)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