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家上市公司都在宣称:其在美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不大。这不,涂料行业也未能幸免。
光华股份4月0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请问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以及我国对美贸易反制会对贵司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光华股份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低于1%,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发展,并与客户持续沟通,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发展。
投资者:请问贵司是否有产品能够填补美国因关税影响对华出口的空白?贵司产品在行业中处于何种地位?
光华股份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长期专注于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聚酯树脂是生产粉末涂料的主要原材料,粉末涂料已广泛应用在建材、一般工业、家电、家具、汽车、3C产品等众多领域。
松井股份4月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多少来自国外,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国产替代进程是否会加快?
松井股份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基于所在产业链特性,公司执行“终端指引、模厂落地”的营销策略,即在终端客户许可下,向模厂提供特定项目所涉及的涂料、油墨等产品和基于模厂具体工况定制的工艺技术服务,因此,公司和终端之间是间接供应关系,与模厂之间是直接供应关系,公司主要业务结算落地于模厂且主要在国内。以《2024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数据为例,公司来自境外的营业收入为2542.17万元,仅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7.86%,故根据当前评估对等关税或对公司营业收入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在国产替代机遇方面,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领域涂料市场外资品牌市占率长期超80%,特别是在乘用车车身涂料市场外资品牌市占率更是超过90%。基于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及成本优化考量,本次关税政策变化或将有利于加速国内涂料企业的国产替代进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凭借卓越的研发实力及多年的研发积累已经跻身国产涂层材料行业前列,成长为国产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的中坚力量,具备把握国产化替代战略机遇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4月7日晚,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发文,再度抛出关税升级威胁。他表示,“如果中国不在4月8日之前撤回其在长期贸易滥用基础上额外增加的这34%关税,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50%关税。”
这一言论瞬间在多个行业圈内炸开了锅了。
事实上,今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正式宣布最新的关税政策。根据新政,美国将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加征的20%,今年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已经达到54%。
对此,有专家观点指出:从这个威胁来看,特朗普似乎已经气急败坏、歇斯底里。特朗普以为再加50%关税能逼中国跪下,但问题在于,特朗普已经加的54%关税,其实和加104%没什么区别了,已经基本没什么威慑作用了。
但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已经落地的54%的关税,仍然要“担惊受怕”,出海企业不得不对现有的模式进行调整。传统大宗商品出口面临更高关税壁垒,而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的“小批量、多批次”出口模式也受到直接遏制。不管是直邮模式,还是海外仓模式,对于卖家来说成本都是显著增加的。
外贸工厂的处境更为严峻。一些在美的订单,客户不愿意承担增加的成本,所以要么双方协商,要么终止合作。但是外贸工厂的业务情况与头部客户的订单息息相关,某个大客户的订单没能做成,上下游产业链都被动。严重的可能直接面临关停的局面。然而,事实上国内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即使双边承担一半的关税,也有可能是“入不敷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之前我国被遏制的背景下,出海建厂是此前很多国内工厂看中的“出路”,不少工厂企业选择将供应链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然而,这一条路在未来可能也被堵死了。东南亚也未在此轮风波中幸免,热门建厂地如印尼、泰国、越南均被征收超过30%的对等关税。
这意味着,之前去越南等地建厂的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没有所谓低成本的国家了。
毫无疑问,关税政策的大棒落下,对中国出海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全球化布局。在商业模式上,出海企业需要从单纯的“低价出口”转向“品牌化”的高附加值策略。品牌溢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税务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